吉利极氪在2025年下半年搞了个发布会,推出了极氪9X。这款车参数很猛,充电9分钟能跑380公里,加速3秒多,比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都快。他们说这不是炫技,而是用户需要,但实际看是冲着抢市场来的。
极氪9X用了70度电池,比特斯拉Model Y的入门版容量大。充电速度也快,关键是混动系统能一边开一边充电,跑90分钟能从30%充到80%。这种技术新势力比如小米华为暂时没法复制,因为他们没传统车企的底盘调校经验。
现在高端车市场乱了。小米的YU7卖得不错,华为的问界M8也有销量,但极氪9X直接用参数把对手比下去。比如底盘能抗横风,爆胎还能平稳刹车,这些功能其他车很少见。用户开始纠结,到底是选流量大的小米还是技术强的极氪。
吉利这次玩的是真技术。他们自己造电池,发动机热效率46%,比普通1.5T油耗还低。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能力,新势力就算想学也得花时间研发。发布会上没提智能座舱,反而强调硬件参数,明显是要和小米华为走不同路线。
高端车市场现在不比谁配置多,比谁技术硬。比如40万以上的车堆料没用,用户更在意驾驶感受。极氪9X的主动稳定杆能减少侧倾,劳斯莱斯都没这个配置。但其他车企能学的只有空悬或激光雷达这些通用技术,核心参数还是追不上。
发布会后有消息说,问界M9要改款,蔚来ES8也要升级。但吉利已经卡住技术高点,新势力再优化现有技术可能不够用了。用户试驾反馈说,极氪9X开起来确实稳,但价格比同级别车贵,得看值不值。
传统车企这次玩真的了。吉利把沃尔沃的技术都搬出来了,电池、发动机、底盘全自己做。不像华为靠车企合作,小米靠营销,他们直接用工程能力打参数战。这种打法新势力跟不了,毕竟造车十年还是比不过老牌车企的数据积累。
最近销量数据能说明问题。极氪9X刚上市就卖得不错,小米YU7虽然流量大但增速放缓。用户开始看参数,比如充电速度、加速时间,而不是单纯听品牌故事。市场在变,高端车的竞争从讲故事变成拼技术。
德国车企也慌了。奥迪和阿维塔合作,但技术参数还是不如极氪。国内车企这次是真的卷起来了,高压平台、混动系统全是硬碰硬。用户现在买车,得仔细对比参数,别再被营销话术忽悠。
极氪9X带来的变化,已经让高端车市场开始重新洗牌。新势力还在靠生态和流量,传统车企直接用技术参数撕开缺口。接下来要看谁能把参数变成真实力,用户会用钱包投票。